贵阳市召开“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新闻通气会,贵阳市规划局总建筑师冯晓伟通报了展览馆的进展。
随后,本报记者前往展览馆为读者抢先打探。馆内布展运用了多种声光电组合,创造多项全国第一,是继上海世博会展馆之后,全国在建展览馆规模最大的。
7月26日对外开放市民可以免费参观
展览馆位于金阳林城东路以南,观山东路以北,西邻贵州省博物馆,毗邻贵阳国际会展中心。
展览馆呈立方体,占地2.2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4层,高34米。展览馆正门上方外墙上,石砌的南明河蜿蜒而过,夜晚还会闪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吴良镛先生,为展馆题写馆名。
该馆从2010年12月30日开始建设,常年免费开放,是展示贵阳城市形象的窗口,堪称贵阳市低碳、环保、绿色建筑的典范。设计造型充分考虑贵阳地域特色,形体上采用退台反转的手法,与观山湖公园形成连续的屋顶退台绿化。
据了解,此次布展方为上海华凯创意展览服务公司。目前,布展已经完毕,进入清洁阶段,7月26日对外开放,市民可以入馆免费参观。
五大篇章24个展区 详细到你家门口
从一楼到四楼,以“过去、现在、未来”时空顺序为布展逻辑,将展馆分为生态文明和规划等五个篇章,巡馆可以不走回头路。
走进一楼序厅,头顶是蓝色苍穹,由9万颗光纤灯编织成一面浩瀚的夜空,用LED灯营造的“月亮”可控阴晴圆缺。
苍穹下,是一面长80米、高10米的南明河风光浮雕,包括甲秀楼在内的沿河标志性建筑尽收眼底。浮雕全用不锈钢做成,估计10吨左右。
序厅左手进入。5台挂在曲线墙上的55寸液晶电视,分别播放唐、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的贵阳历史。往里走是3米高、20米长的投影曲线墙面,墙面前则是甲秀楼、文昌阁和阳明祠的实体模型。
让贵阳市民关心的,还是城市规划。二楼,除黔中经济区、贵安新区详细规划之外,还有6个地州市的规划。
三楼,贵阳市整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重点项目、城乡统筹,诸如三环十六射,二环四路城市带,尤其是增加的商业大盘、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规划,都一一详细展示出来。
换句话说,你家所住地也许就在展示的规划之列。譬如,被市民称作最后的城中村的煤矿村,也在规划中,作为公租房地块被圈点出来。
馆内可骑行十里河滩 4D影院会喷泡泡
在展览馆一楼,除了能看到模拟的湿地公园外,还能看到在8台投影仪映射下的8片巨型兰花瓣。兰花附近是高约3米的火箭,整体悬空吊顶,与天顶结合,大有直入云霄之势。火箭旁,则是由3万多颗小灯组合成的立体穿透式LED矩阵,播放的字体和画面都是多维立体。
更让人着迷的,是一楼展厅出口的4D影院,这也是贵阳目前唯一的高科技影院。180°半圆形弧面荧幕,看电影时,周围喷出泡泡,投射出光效,椅子也跟随电影情节晃动。
在展览馆三楼绿色漫游展区,有6辆骑行感应自行车。你可以在电子荧幕上选择骑行地点,之后沿途的风景就展现在面前。
目前,自行车里设置了城市交通漫游、城市建筑漫游、城市生态漫游和大学城漫游四大类。其中,交通漫游里,有贵阳新火车北站和龙洞堡机场两个模拟场景。在火车北站没有建好前,市民就可以提前感受在那里骑行的乐趣。
在城市生态漫游里,记者骑行在花溪十里河滩小路上,其中妙趣胜过实景。当然,由于本报在金阳世纪城一带,记者也骑行到报社楼下,感受在游戏里上班的感觉。
1340平方米数字沙盘 升降模型全国首创
据了解,该馆的布展规模全国首居一指。贵阳城乡规划馆总面积2.8万多平方米,有效布展面积1.8万平方米,公共区域面积1万平方米。
在展馆四楼,最大的看点莫过于实体沙盘模型。1540平方米的贵阳市总体规划沙盘模型,比3个篮球场还要大。
贵阳市总体规划沙盘,通过实体沙盘模型和数字影像模型两种方式呈现。实体沙盘规划模型,为贵阳环城铁路内713平方公里区域,模型比例1比1050。
数字沙盘影像模型投影面积为1340平方米,使用了降落伞布的特殊材料做成巨幅白色幕布,两边拉平后,中间幕布下沉不超过15厘米。
总规模型与数字沙盘相互辉映,声光电技术交互使用,多感观、全方位展示贵阳城市发展现状和美好前景。
四楼的总规沙盘的声光电一体升降式大型物理数字沙盘也为全国首创。沙盘模型面积达1540平方米,使用长35米、宽8米的大型LED显示屏,54台投影。